返回顶部
400-0377-798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
发布时间 :2020-11-11 14:05:33 浏览次数 :629次
压缩机是高速运转的复杂机器 ,保证压缩机曲轴 、轴承 、连杆 、活塞等运动件的充分润滑是维持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 。为此 ,压缩机制造商要求使用指定牌号润滑油 ,并要求定期检查润滑油油位和颜色 。
缺油是很容易辨别的压缩机故障之一 ,压缩机缺油时曲轴箱中油量很少甚至没有润滑油 。
压缩机是一个特殊的气泵 ,大量制冷剂气体在被排出的同时也夹带走一小部分润滑油(称为奔油或跑油) 。压缩机奔油是无法避免的 ,只是奔油速度有所不同 。
半封活塞式压缩机排气中大约有2-3%的润滑油 ,而涡旋压缩机为0.5-1% 。对于一台排量为100m3/hr 、曲轴箱储油量为6升的6缸压缩机 ,3%的奔油意味着大约0.3-0.8升/分钟的奔油量 ,或压缩机无回油运转时间为十几分钟 。 排出压缩机的润滑油不回来 ,压缩机就会缺油 。
压缩机回油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油分离器回油 ,另一种是回气管回油 。
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排气管路上 ,一般能分离出50-95%的奔油 ,回油效果好 ,速度快 ,大大减少进入系统管路的油量 ,从而有效延长了无回油运转时间 。
管路特别长的冷库制冷系统 、满液式制冰系统以及温度很低的冻干设备等 ,开机后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回油或回油量非常少的情况并不稀奇 ,设计不好的系统会出现压缩机油压过低而停机的问题 。这种制冷系统安装高效油水分离器能大大延长压缩机无回油运转时间 ,使压缩机安全渡过开机后无回油的危机阶段 。
未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将进入系统 ,随制冷剂在管内流动 ,形成油循环 。润滑油进入蒸发器 。
一方面因温度低溶解度小 ,一部分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 ;另一方面 ,温度低粘度大 ,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容易附着在管内壁上 ,流动比较困难 。蒸发温度越低 ,回逾越困难 。这就要求蒸发管路设计和回气管路设计和施工必须有利于回油 ,常见的做法是采用下降式管路设计 ,并保证较大的气流速度 。
实际应用中 ,由于蒸发器和回气管路设计不当引起的回油问题并不罕见 。对于R22和R404A系统来说 ,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相对困难 ,系统回油管路设计必须非常小心 。对于这样的系统 ,使用高效油分可以大大减小进入系统管路的油量 ,有效延长开机后回气管无回油时间 。
当压缩机比蒸发器的位置高时 ,垂直回气管上的回油弯是必需的 。回油弯要尽可能紧凑 ,以减少存油 。回油弯之间的距离要合适 ,回油弯的数量比较多时 ,应该补充一些润滑油 。
变负荷系统的回油管路也必须小心 。当负荷减小时 ,回气速度会降低 ,速度太低不利于回油 。为了保证低负荷下的回油 ,垂直的吸气管可以采用双立管 。
压缩机频繁启动不利于回油 。由于连续运转时间很短压缩机就停了 ,回气管内来不及形成稳定的高速气流 ,润滑油就只能留在管路内 。回油少于奔油,压缩机就会缺油 。运转时间越短 ,管线越长,系统越复杂 ,回油问题就越突出
除霜时蒸发器温度升高 ,润滑油粘度减小 ,易于流动 。除霜循环过后 ,制冷剂流速大 ,滞留的润滑油会集中返回压缩机 。因此 ,除霜循环的频率以及每次持续的时间也需仔细设定 ,避免油位大幅度波动甚至油击 。 制冷剂泄漏较多时回气速度会降低 ,速度太低会造成润滑油滞留在回气管路 ,不能快速返回压缩机 。 制冷剂迁移引发的带液启动也会造成内回油困难 ,但通常时间较短 ,最多十几分钟 。
本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 。
上一条 :工业冷水机缺氟的四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