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400-0377-798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
发布时间 :2020-07-03 15:47:43 浏览次数 :660次
结束618年中大促的疯狂低价激战 ,迎来7月1日能效新国标的正式实施 ,今年上半年市场“一波多折”并遭遇史无前例“大跌大涨”的空调产业 ,再次迎来一轮主流企业带动下的涨价热潮 。
日前 ,多位渠道经销商向家电圈透露 ,自7月1日起 ,海尔空调自清洁 、56度C等健康产品上调供价和零售价 ,主要覆盖1匹 、1.5匹挂机 ,每台平均上调100元-200元不等 。家电圈注意到 ,价格上调的空调产品中 ,一半以上都是国家新能效标准下的新一级能效 。
随后,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家电圈 ,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 ,海尔空调是第一家主动上调供价的企业 ,但肯定不是最后一家涨价的空高层企业 。对于整个空调产业来说 ,上调零售价是大家共同期待的动作 ,预计接下来一二线主流空调企业都会上调部分新能效产品 ,以及主销产品的供价 。事实上 ,618大促之后 ,包括美的 、格力也都在恢复主销产品的市场价格体系 ,一边是减少特价机 、引流机的投放比重 。另一边则是加大了新能效产品的投放力度 ,带动了整体价格体系的恢复性上涨 。后期 ,通过“推新汰旧”等方式推高空调产品价格 ,将是常态 。
多位空调企业负责人在与家电圈沟通时直言 ,“当前 ,材料成本 、经营成本 、营销成本 ,都在上涨 ,空调产品再不涨价 ,大家都活不了” 。更有空调企业老板直言 ,“不能说空调涨价了 ,只是恢复到正常的市场价值体系 ,让好产品拥有好的利润,让企业有更多的资源投向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发 ,最终受益者是用户” 。
这一轮空调价格的上调 ,家电圈获悉 ,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 :一是产品的结构性转型升级 。在国家能效新标准下 ,按照成本测算 ,定速机面临着全面退市的风险(定速机新5级的成本高于变频机新3级) ;二是原材料的涨价 ,铜价等基础性材料6月份一路上涨(从3月份的3万多 ,上涨到5万左右) ,全球性逐步复工影响 ,市场向好带动产业链上游成本 。
志高空调副总裁杨军在与家电圈沟通时直言 :空调行业7月份涨价是确定的 ,但是时间和力度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一轮的空调涨价 ,不会是少数企业的个别行为 ,而应该会受到行业更多主流企业的响应和参与 。
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旺季天气大概率暴热 ,由此需求端激发的正面影响 ;二是前端压缩机等供应链 ,7月或大范围停产老能效压缩机 ,特别是定速产品 ;三是国家新能效政策的刚性推出 ,厂家涨价 ,让新老能效产品的价格体系平稳接轨(老能效产品前期陷入价格战 ,价格体系严重偏低并不正常) ;四是工厂和大量渠道商 ,上半年受疫情 、价格战影响 ,经营损益压力巨大 ,内生性逼迫涨价 ;五是价格体系不上涨 ,工厂无法为新冷年开盘蓄水 、集聚资源 ,没法正常开盘 。
美博空调董事长余方文则表示 ,”乐于看到行业领军企业上涨供价 ,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 ,是一件好事情” 。
有不愿具名的空调企业负责人直言 :经过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价格战 ,格力空调的中低端机早就没有库存压力 ,反而是货源供给不足的压力 ,更多库存则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上 ,所以进入7月旺季恢复市场正常的价格体系 ,推动中高端销售是可以预见的 ;美的空调经过持续灵活多变的价格体系和多品牌的分层化抢位 、占位 ,已经在市场上占据先发优势 ,虽然不排除会继续灵活的价格促销冲击规模 ,但借助新能效产品带动结构调整 、提升利润水平 ,也是他们乐见的 ;此次海尔空调率先上调部分产品供价 ,既是按照自己的经营节奏 ,也是预见到厂商对于价格恢复的期望值 ,回归价值通道。
不过仍然有不少空调企业 ,迫于规模实力弱 、品牌和产品拉低等因素 ,对于这一轮的产品价格上调持谨慎且观望态度 。在他们看来 ,在今年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 ,只要美的格力等巨头的价格促销不停 ,那么整个行业性的涨价难度很大 ,大部分企业会在“不涨不行 、涨也不行”的两难境地中挣扎 。
亦有空调企业人士则认为 ,“今年空调市场的规模增长几乎没有可能 ,对于巨头来说 ,其实在完成一定阶段的价格洗牌之后 ,他们更需要在一定规模下的利润******化 。这也就意味着 ,头部企业会阶段性地在降价促销 、涨价盈利之间切换经营节奏和步伐” 。
本文转自 :中国制冷网
上一条 :新国标加速推动空调提档升级
下一条 :空调流量开关的安装 、选用 、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