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77-798

立即咨询

如何走出冷链市场发展的困顿

发布时间 :2019-11-11 09:11:20 浏览次数 :630次

       近年 ,高速增长的中国冷链物流市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智慧供应链生态数字化、智能化对冷链固有困局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 。本篇针对“冷链困境与未来”进行简要分析 ,以抛砖引玉 ,为大家带来一些行业思考 。


  一 、冷链市场规模与前景


  近年来 ,伴随着消费者对于新鲜食材需求的增长与政策引导的加持 ,中国冷链市场的发展可谓极其迅猛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35亿元 ,比上年增长485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近20% 。而预计到了2022年 ,中国冷链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 。


如何走出冷链市场发展的困顿


  数据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 、冷链发展痛点依旧


  随着冷链市场发展体量不断壮大 ,我国冷链行业依然存在冷链物流的精细化运营不足 、硬件设施发展相对落后 、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管理不够等固有问题 。


  1 、冷链物精细化运营不足 ,服务质量堪忧


  尽管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为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引导 ,但我国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 。大约 90%的肉类 、 80%的水产品 、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全程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 。这样不仅导致生鲜食品的损耗 ,更让人堪忧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


  2 、硬件设施发展相对落后 ,冷链设备供不应求


  中国整体的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发展相对落后 。以冷库为例 :目前中国的冷库供应是非常短缺的 ,从人均拥有量来说 ,中国冷库人均0.1立方米 ,相较于日本人均0.3-0.35立方米 、美国人均0.4立方米还远远落后 。通过头等仓内部数据显示 ,头等仓拥有2.3亿平米的仓储资源 ,而头等仓的冷库仅占比2% 。相较于整个中国干仓总面积13-14亿平方米 ,冷库仅占1.5%不到 。


  此外 ,由于冷库设备的投入大 、运营成本高及通用性差的特性 ,专业的物流地产开发商从通用性以及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量并不热衷于投入开发冷库 。由于缺失专业资本在这一专业领域的大力投入 ,冷库设备的供应增长被很大程度上制约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冷库供不应求以及设备老旧不能及时更新升级 。


  3 、冷链物流缺乏标准化管理,徒增成本损耗


  根据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 :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超过 10 亿吨 ,其中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 ,但目前能够达到的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 ,因此 ,农产品的腐损率非常高 ,仅果蔬一类每年的损失额就可以达到1000亿元以上 。由于冷链物流缺乏标准化管理 ,直接导致货物的额外损耗 、冷链物流成本徒增 。


  三 、未来智慧供应链生态数字化 、智能化


  高速增长的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和亟待突破的冷链行业困境 ,对于冷链物流行业来说 ,这是新的挑战 ,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智慧供应链生态数字化 、智能化对解决冷链困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


  ▲ 数字化(Digitization)


  智慧供应链生态数字化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大数据建立一个便于把控运输和即时了解产品信息的供应链系统。


  麦当劳中国供应链副总沈伟波先生在2019年9月26日于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冷链高峰论坛上就对麦当劳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沈伟波先生阐述麦当劳作为一家全球范围内经营的快消食品公司 ,很早就开始投入人力 、精力及财力在供应链数字化的研发领域 。考虑到生鲜商品的产品标准化低、物流成本高 、难以保存且运输耗损大 ,供应链数字化通过建立冷链产品的安全档案 、及数字化的管理控制 ,协助供应链做好质量控制 。总之 ,数字化驱动的供应链通过链接着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生态系统 ,将产生足够多的产品信息和数据 。沈伟波先生表示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及合理分析,数字化的智慧供应链将帮助企业的冷链物流实现合理的产品运输计划 、搭建一个完整的产品溯源 、帮助企业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以及风险的评估 。


如何走出冷链市场发展的困顿


  通过麦当劳数字化转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可期的愿景 :数字化的智慧生态系统将会给中国冷链物流带来更加灵活 、更加高效 、更加优质和更加满意的产品服务 。


  ▲ 智能化(Intelligence)


  传统的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发展相对落后 :冷库数量有限 ,冷链物流的运输设备老旧 ,总体来说 ,硬件配置的局限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冷链运输的质量 。因此 ,越来越多的物流设备供应商们把目光投向了研发更智能化的冷链基础设备和仓库系统 。比如 ,快联门业研发了可以实现断冷 、节能的智能冷库 ;大福中国在冷链物流的整体仓库系统服务上下了大功夫 ,研发了减少损耗污染的冷链装卸货系统以及实现自动仓库的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 ;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实现冷库区域间搬运作业无人化的无人运输车 。


  由此可见 ,伴随着科技发展 ,智能化冷链物流系统并非一个科技狂想 。恰恰相反 ,通过物流设备制造商们不断地研发以及市场投入的持续反馈 ,智能化冷链物流正在一步步地构建更精准 、更有效 、更便捷的中国冷链物流系统 。


如何走出冷链市场发展的困顿


  智能化的冷链硬件设施


  四 、市场 、资本需多方协同 ,共同拥抱智慧未来


  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冷链系统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 。比如 ,数字化监控和快速交接是智慧供应链生态数字化的一个特点 ,但也意味着整个物流的仓储和运输费用都会比一般的物流高很多 。此外 ,智能化的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对目前已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这种投入需要物流企业 、专业设备制造商 、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共同协作 。可是 ,由于目前冷链物流的标准化 、精细化运营不足 、硬件设施相对陈旧等固有痛点导致冷链服务性价比低的现状 。整个冷链物流行业陷入了一种“只想马儿快跑 ,但不给马儿吃草”的恶性循环 。


  抛开短期的盈利 ,从长远角度考虑,我们有必要意识到对于上述头等仓所阐述的这些冷链物流行业进行大量投入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第一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 ,冷链与民生息息相关 ,事关每个老百姓的餐桌 ;第二 ,又被誉为“最后一片蓝海”的生鲜电商市场未来前景巨大 ;第三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已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理 ,冷链物流亦可如此 。为了打破中国冷链物流困境 ,头等仓在此呼吁 :数字化 、智能化冷链物流是一个全系统性耗时长耗资大的工作 ,需要多方平台(物流企业 、专业设备制造商 、第三方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的协作及投入 ,创建系统的智能冷链物流生态 ,从而让中国冷链物流市场更健康稳定发展 ,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商品 。                                                                                                                                                                 本文来自 :中国制冷网